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下发中,考生晒出最丑通知书,看完笑不活了
考上研究生之后,最期待的录取通知书,结果却让你笑出眼泪,这到底是喜极而泣还是“审美暴击”?
眼下正值2025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的时间,许多考生终于熬过了寒窗苦读、备考焦虑、初复试的“炼狱级流程”,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。
本该是一个值得朋友圈大肆炫耀的时刻,却有不少考生在打开录取通知书后哭笑不得,“这也太丑了点吧?我拼命读研换来的通知书,像极了老旧电脑桌面截图,真的能发朋友圈吗?”
话题迅速冲上热搜,“最丑研究生录取通知书”登场。很多网友调侃:“考研像在闯地狱,结果录取通知书像走错片场。”
但笑声背后,其实也藏着不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85%【努力了三年,收到“电脑桌面”?网友:笑着哭出鹅叫声】
不少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设计,被考生们集体吐槽“用力过猛又美感全无”。
比如:
内蒙古大学:封面是一张蓝天白云图,考生一看:“这不是我爸电脑十几年前的桌面背景吗?”简洁倒是简洁,就是审美有点“脱节”。
复旦大学:作为全国顶尖高校,通知书却没体现出应有的水准。一位考生调侃:“看着像影楼拍证件照的取样图,甚至比内蒙还惨。”
西南大学:红白配色的通知书,远看像请柬,近看像请帖。一位女生说:“收到时候吓一跳,还以为亲戚哪家儿子结婚了。”
中央戏剧学院:被吐槽“像装修公司的宣传册”,一位艺术生无奈感叹:“学艺术的,连通知书都没点设计感,真的说不过去。”
虽然这些“最丑通知书”被网友调侃,但也折射出一点现实——对学生来说,这张通知书不仅是录取凭证,更是努力几年后的成就象征。收到“敷衍风”的设计,自然有点“落差感”。
【别笑通知书丑,考研之路可没那么简单】
你以为考研只是“考试”?其实,这是一场持久战,是无数个凌晨背书、深夜刷题、跨年熬夜的拼搏过程。
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接近475万人,最终成功“上岸”的不超过四分之一,竞争依然惨烈。
考生不仅要通过初试笔试,还要经历复试的面试与笔试双重审核。很多人为了复试准备了半年,做了十几套简历,刷了几十套模拟题,才换来这一张录取通知书。
所以对于他们来说,这封信,不只是一个通知,而是一次青春的“毕业证”,是一张写满汗水与坚持的答卷。也难怪有人说:“它丑点不要紧,起码别看着像影印错误的传单。”
【为什么大家对“通知书的长相”这么在意?】
因为这是仪式感的体现。研究生阶段是很多人学历生涯的终点,这封通知书可能就是他们最后一次感受到“学生身份”的象征。
通知书不仅承载结果,更记录过程,是对努力最直观的肯定。
所以当一份期待已久的通知书被“草草”设计,失去了那种庄重和仪式感,自然会让人有种“被轻视”的感觉。
教育不仅是结果的传达,更是情绪的回应。如果连通知书都显得“冷漠”又“草率”,又怎么能传递一所大学该有的气度和温度?
【考研不仅是为了学历,更是为了更好的自己】
我们也要回过头来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考研人数年年上涨,大家拼尽全力也要拿到研究生入场券?
原因其实很现实:就业门槛提升,本科生内卷严重,考研成为很多人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之一。
但除了为了更好的工作、更高的起薪,很多学生也是为了自我提升。研究生阶段能接触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,更系统的科研训练,也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或参与高端项目。
正如有考生所说:“哪怕通知书长得像快递单,我也认。因为真正值钱的不是纸张,而是我为它付出的三年青春。”
【“上岸”不易,读研更要珍惜机会】
说实话,读研不是一条轻松的路。刚走进研究生阶段,许多学生会被高强度的学术要求、严格的导师制度、现实的就业压力“当头一棒”。
但既然拼了这么久才考上,就更该懂得珍惜。能读研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,特别是双非考生或跨专业考生,竞争压力比我们想象得更残酷。
所以,拿到通知书只是“通关的门票”,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。
【提醒2026届考研人:考研拼的不只是智商,还有情绪管理】
如果你正在准备2026年的考研,请记住这几点:
每天稳定复习,心态比题目重要。很多人不是输在实力,而是输在情绪波动。
别怕“攀比”,要比也比学习方法。看看别人的时间安排、学习计划,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节奏慢了半拍。
信息差也是一种“阻力”。关注院校最新政策,了解导师风格,才能避免临门一脚翻车。
别为了一封通知书的“颜值”影响心情。真正值得你骄傲的,是录取背后的努力,而不是纸张颜色。
【结语:考研通知书丑点没关系,别让努力白费就行】
还记得文章开头我们问的那个问题吗?一封“丑到出圈”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,是该吐槽,还是该珍惜?
答案也许是:可以吐槽,但更该珍惜。
外表的好看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,但内在的收获却是一生的财富。一封不起眼的录取通知书,背后是一段无比珍贵的奋斗历程。它或许不够好看,却装得下你所有的坚持、努力、委屈和野心。
希望以后高校能多用点心,让通知书的“脸面”跟上学生的期待。但更希望每一位考研人都能记得,最值得炫耀的,从来不是录取通知书的设计,而是那个在凌晨还在刷题的你。
发布于:重庆市艾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